Jstat命令

jstat命令可以查看堆内存各部分的使用量,以及加载类的数量。命令的格式如下: jstat [-命令选项] [vmid] [间隔时间/毫秒] [查询次数] GC调优,当前主要是在Java 8下PerNew + CMS可以通过调优来尽可能的减少FGC,但在9引入G1后,调优的点已经发生了变化,在11引入ZGC后更是如此(并发、不再分代),技术迭代。。。。 jstat参数 jstat -h​-h requires an integer argumentUsage: jstat -help|-options       jstat -<option> [-t] [-h<lines>] <vmid> [<interval> [<count>]]​Definitions: <option>     An option reported by the -options option <vmid>       Virtual Machine Identifier. A vmid takes the following form:       […]

JVM三色标记详解

转自 三色标记法是一种垃圾回收法,它可以让JVM不发生或仅短时间发生STW(Stop The World),从而达到清除JVM内存垃圾的目的。JVM中的CMS、G1垃圾回收器所使用垃圾回收算法即为三色标记法。 # 三色标记算法思想 **** 三色标记法将对象的颜色分为了黑、灰、白,三种颜色。 白色:该对象没有被标记过。(对象垃圾) 灰色:该对象已经被标记过了,但该对象下的属性没有全被标记完。(GC需要从此对象中去寻找垃圾) 黑色:该对象已经被标记过了,且该对象下的属性也全部都被标记过了。(程序所需要的对象) # 算法流程 **** 从我们main方法的根对象(JVM中称为GC Root)开始沿着他们的对象向下查找,用黑灰白的规则,标记出所有跟GC Root相连接的对象,扫描一遍结束后,一般需要进行一次短暂的STW(Stop The World),再次进行扫描,此时因为黑色对象的属性都也已经被标记过了,所以只需找出灰色对象并顺着继续往下标记(且因为大部分的标记工作已经在第一次并发的时候发生了,所以灰色对象数量会很少,标记时间也会短很多), 此时程序继续执行,GC线程扫描所有的内存,找出扫描之后依旧被标记为白色的对象(垃圾),清除。 具体流程: 首先创建三个集合:白、灰、黑。 将所有对象放入白色集合中。 然后从根节点开始遍历所有对象(注意这里并不递归遍历),把遍历到的对象从白色集合放入灰色集合。 之后遍历灰色集合,将灰色对象引用的对象从白色集合放入灰色集合,之后将此灰色对象放入黑色集合 重复 4 直到灰色中无任何对象 通过write-barrier检测对象有变化,重复以上操作 收集所有白色对象(垃圾) # 三色标记存在问题 **** 1.浮动垃圾:并发标记的过程中,若一个已经被标记成黑色或者灰色的对象,突然变成了垃圾,由于不会再对黑色标记过的对象重新扫描,所以不会被发现,那么这个对象不是白色的但是不会被清除,重新标记也不能从GC Root中去找到,所以成为了浮动垃圾,浮动垃圾对系统的影响不大,留给下一次GC进行处理即可。 2.对象漏标问题(需要的对象被回收):并发标记的过程中,一个业务线程将一个未被扫描过的白色对象断开引用成为垃圾(删除引用),同时黑色对象引用了该对象(增加引用)(这两部可以不分先后顺序);因为黑色对象的含义为其属性都已经被标记过了,重新标记也不会从黑色对象中去找,导致该对象被程序所需要,却又要被GC回收,此问题会导致系统出现问题,而CMS与G1,两种回收器在使用三色标记法时,都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CMS对增加引用环节进行处理(Increment Update),G1则对删除引用环节进行处理(SATB)。 # 解决办法 **** 在JVM虚拟机中有两种常见垃圾回收器使用了该算法:CMS(Concurrent Mark Sweep)、G1(Garbage First) ,为了解决三色标记法对对象漏标问题各自有各自的法: # CMS回顾 **** CMS(Concurrent Mark Sweep)收集器是一种以获取最短回收停顿时间为目标的收集器。目前很大一部分的Java应用集中在互联网网站或者基于浏览器的B/S系统的服务端上,这类应用通常都会较为关注服务的响应速度,希望系统停顿时间尽可能短,以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交互体验。CMS收集器就非常符合这类应用的需求(但是实际由于某些问题,很少有使用CMS作为主要垃圾回收器的)。 从名字(包含“Mark Sweep”)上就可以看出CMS收集器是基于标记-清除算法实现的,它的运作过程相对于前面几种收集器来说要更复杂一些,整个过程分为四个步骤,包括: 1)初始标记(CMS initial […]

Java Hotspot G1 GC的一些关键技术(转)

转:https://tech.meituan.com/2016/09/23/g1.html 前言 G1 GC,全称Garbage-First Garbage Collector,通过-XX:+UseG1GC参数来启用,作为体验版随着JDK 6u14版本面世,在JDK 7u4版本发行时被正式推出,相信熟悉JVM的同学们都不会对它感到陌生。在JDK 9中,G1被提议设置为默认垃圾收集器(JEP 248)。在官网中,是这样描述G1的: The Garbage-First (G1) collector is a server-style garbage collector, targeted for multi-processor machines with large memories. It meets garbage collection (GC) pause time goals with a high probability, while achieving high throughput. The G1 garbage collector is fully supported in Oracle JDK 7 update 4 […]

Java中9种常见的CMS GC问题分析与解决

转自:美团技术团队 1. 写在前面 | 本文主要针对 Hotspot VM 中“CMS + ParNew”组合的一些使用场景进行总结。重点通过部分源码对根因进行分析以及对排查方法进行总结,排查过程会省略较多。另外,本文专业术语较多,有一定的阅读门槛,如未介绍清楚,还请自行查阅相关材料。 | 本文总字数 2 万左右(不包含代码片段),整体阅读时间约 60min ,文章较长,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场景进行研究。 **** 1.1 引言 自 Sun 发布 Java 语言以来,开始使用 GC 技术来进行内存自动管理,避免了手动管理带来的悬挂指针(Dangling Pointer)问题,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开发效率,从此 GC 技术也一举成名。GC 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1960 年有着“Lisp 之父”和“人工智能之父”之称的 John McCarthy 就在论文中发布了 GC 算法,60 年以来, GC 技术的发展也突飞猛进,但不管是多么前沿的收集器也都是基于三种基本算法的组合或应用,也就是说 GC 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变过。笔者认为,在不太远的将来, GC 技术依然不会过时,比起日新月异的新技术,GC 这门古典技术更值得我们学习。 那么,GC 问题处理能力能不能系统性掌握?一些影响因素都是互为因果的问题该怎么分析?比如一个服务 RT 突然上涨,有 GC 耗时增大、线程 Block 增多、慢查询增多、CPU 负载高四个表象,到底哪个是诱因?如何判断 GC […]

lWoHvYe 无悔,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