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

转自创 杜沁园(悬衡)

读书算是一个大问题,网上也是有各种各样的方面,这篇文章读下来,感觉有些收获,尤其是二遍读书,对于一些经典的书籍📚、先读厚再读薄。

时间越来越碎片话,如何用碎片的时间做些事情,也是需要考虑的。四月时用碎片时间看完了《微积分的力量》,计划后面继续(SICP、CSAPP、编译原理、离散数学 …),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路也还有很长,为了某些事物,做出一些改变。

引言

在 AI 和搜索引擎越来越强的时代,所有的知识甚至答案都能信手拈来,人们还有必要读书吗?

本文重新反思了读书的意义,认为在 AI 盛行的时代,知识会变得越来廉价,但是知识不能代替人的认知,相反认知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读书正是我们提升认知的过程。

因此好的书籍不能是简单的信息罗列,必须能够以高屋建瓴的方式提出新的视角,最终带领读者提升认知。

读书是为了学习知识吗?

认知与知识的区别

同样是学习,认知与知识有什么区别?我认为认知是对事物方向性与原则性的理解,它是知识生长的土壤,哪怕随着时代变迁,知识落后过时了,通过认知我们也能够重新推导出知识。ChatGPT 虽然能够回答你的问题,但是要问什么问题呢?如何继续引导呢?怎么识别它回答正确性呢,答案是否已经过时了呢?这些都需要人靠着认知来判断,所以即使是 ChatGPT 也需要人来指引方向,它只能回答“知识”。

举个例子,马斯克推崇“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 主张通过分解问题,将其拆解成基本的物理或数学原理,并从这些基本原理出发重新组合,以得出新的结论或解决方案。这种思考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在创新和解决问题时跳出传统思维定式的限制,从而实现真正的突破。马斯克在 SpaceX 的火箭设计中,他从物理原理出发,重新设计了整个火箭的结构,使得火箭的成本大大降低。“第一性原理” 就是一个 “认知”,而火箭相关的技术原理则是 “知识”。

人工智能领域有一个著名的 “莫拉维克悖论”。该悖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计算机在执行诸如微积分、棋类游戏等高智能任务方面表现出色,但在执行一些日常生活中被认为很简单的低智能任务时却表现得很差,甚至远不如人类儿童。比如最简单的行走,机器人学至今没有好的解决方案。相比之下,人类的小脑可以说是相比厉害的“智能”了,当你在走路的时候,从来都不需要思考哪个肌肉需要收缩,哪个肌肉需要拉伸,只需要想一个方向,你的肌肉就会 “自动” 带着你走到那里。这么一想我们是不是早就有 “强大人工智能” 的辅助了?但是它依旧需要 “大脑” 指引一个方向,而无法取代大脑。类比之下,我认为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任何职业,只会将人类从低层次活动中解放出来,从事更多的方向性工作。

知识越来越廉价,而认知越来越有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搜索引擎和 AI 使得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成本越来越低。

然而,只有获取知识本身是不够的,人们需要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面对各种挑战。这就需要人们具备高水平的认知能力。

《未来简史》中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将会取代一些重复性和低层次的工作,但在创造性方面,人类仍然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因此,人们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以适应未来的发展和变化。

因此,知识正在变得越来越廉价,但认知的价值则会越来越高。获取知识的成本不断降低,但应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则需要不断提高。只有具备高水平的认知能力,人们才能在未来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本好书则是我们提升认知的好助手,虽然好书中也会包含大量的知识,但它是有结构,成体系的,最终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加高屋建瓴的视角和观点。

烂书则是知识和信息的简单罗列,读它还不如用到的时候再去搜索引擎搜索。

图片

论好书的标准:认知升级

都说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能从同一本书中读到不同的内容,有的人可能觉得一本书不好,有的人可能深受启发。所以好书不一定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但是现在书这么多,个人的时间越来越有限,不可能每一本都去仔细品味。我认为书籍本身客观上也是有优劣之分的,读好书受到启发的可能性会更大,所以我们要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地去读好书。

而好书的标准,就是能够以高屋建瓴的方式提出新的视角,最终带领读者认知升级。相比一篇文章,一本书的内容含量是很高的,作者一定是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素材整理,如果用心的话,必然能在其上建立更高的视角和认知。因此用这个方式可以鉴别作者是否用心,是否值得读者花时间学习。

好的文章和好书的标准,我认为也是类似的,只是文章一般比较短,就没法做这么苛刻的要求了,可能会存在不少纯知识分享的好文。但是我对自己的文章都是这么要求的,比如这篇文章就提出了从认知升级视角鉴别好书的观点。

读书的方法

我之前读书一直都是零零碎碎的,想起来就读一本,一年也读不了几本书。但是在去年5月份以来,我一口气读了接近二十本书,虽然其中很多都是小书,但是其中也有我花了一两个月才读完,专业性很强,很厚的书,比如《数据密集型应用系统设计》(524页),《沟通的艺术》(大开本500页)。我归结于以下两个方法:

  • 细水长流法:不管每天读多少,但是每天都要去读,“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 两遍读书法:所有书读两遍,第一遍精读划线,第二遍整理一个思维导图
细水长流法

“花一天时间学完课程?还是用一周时间,每天学一个小时?哪个学习效果更好?”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实验证明后者的效果更好。这跟我们的直觉是一致的。上大学的时候我经常考前“临时抱佛脚”,这种情况下学习的知识,考完就全部忘了,远远不如踏踏实实学一学期的效果好。

我每天只在睡前阅读半个小时的书籍,这样不会影响平时的工作生活进度,也很容易坚持下来。睡前还可以琢磨琢磨书中的内容,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不要认为每天半小时读不了什么内容,最终积累下来的复利效果是惊人的。就个人观点,读书应该稍微提前一些,睡前的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更应该拿来复盘,不需要很正式,但需要从即将过去的一天,有所收获。

两遍读书法

通过细水长流法,我们已经将书中的每个点都学习得很通透了。但是因为读书的时间被拉长了(比如《沟通的艺术》我读了两个月),我们很难在读完书的那一刻就将整本书的主线串起来。

因此我一般会再花一个整段的时间(比如周六下午),将整本书总体过一遍,画一个思维导图,总结书中的核心思想。这样才能真正读懂了这本书。

关于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也是一个让我纠结了很久的东西,读书笔记除了巩固记忆外,更重要的是保存和查询检索。有很多笔记可能当时没有用,突然有一天它派上用场了,我却检索不到,就尴尬了,“书都白读了”。

最初我是边读书,边在电脑上开一个笔记软件记笔记的,这样记的笔记非常详细,但是存在两个问题:

  • 读书体验太差:读一点就要停下来几个笔记,断断续续的,体验很差,太影响读书兴致
  • 无法确认该记哪些内容:只有站在整本书的角度才能确认哪些是重点,哪些是边角。读一个片段就记笔记的话根本无法确认重点,会导致记的东西很冗余

后来我换了个方法,其实就是两遍读书法:

  • 第一遍读书的时候就认真读书,有什么感想就用笔将其记在书边空白处(电子书的话则直接标注在旁边)
  • 第二遍梳理主线的时候,画一个思维导图,将第一遍读书时的重要笔记也摘录到思维导图中

对于一些课程类的,也是推荐先预习一个章节,再跟着课程学习,再完成课后的习题,这样至少三个步骤。

总结

数学家华罗庚在总结自己的读书方法时说 “读书先读厚再读薄”,用来总结我的两个读书方法再好不过了:

  • 先读厚:细水长流法搞清楚每一个细节
  • 再读薄:两遍读书法,梳理清楚书中的核心观点和主线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lWoHvYe 无悔,专一